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架構、個案與理論



    摘錄自邱志聖著(2014),策略行銷分析:架構與實務應用,第四版。http://www.bestwise.com.tw/book.aspx?no=3002&bno=694
 一個行銷人員的行銷能力是可以透過實務個案的累積而不斷精進的,認真的行銷人員在自己的行業裡面多做個幾年,往往就能夠累積在該行業行銷的某種能力。只是這樣的學習過程可能有兩個限制:第一個限制是這樣的訓練必須要經過實際個案的長期薰陶,因此所需的學習時間會比較久,再加上所遇到的個案與面向的差異極大,所以通常會有像瞎子摸象的問題產生,直到累積至某一個程度之後才能漸漸摸索出完整的架構出來。第二個限制則是藉由產業個案的分析所累積的行銷能力,往往會侷限於所在的產業或所賣的商品,也就是說,這種行銷能力往往會有產業的限制。


這也是為什麼學術界必須要提出一個更宏觀的架構,透過宏觀的架構讓初學者或是有經驗的行銷人員,在最短的時間能夠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架構。當擁有這個架構之後,再去看實際的現象,把實際的行銷現象歸結到架構來,如此,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累積的速度將可以更加地快速,同時,此一知識也往往具有移轉性,可以移轉到各種產業去。

如果我們用一個式子來說明,行銷交換效率是四個成本的函數,也就是,行銷交換效率到底好不好是決定在這四個成本的高低,對一個消費者而言,當然會認為這四個成本越低,越願意與廠商交換,因此行銷交換效率愈好。反之,交換效率愈差。

 

行銷交換效率決定在四個成本: = F (C1, C2, C3, C4)

 

C1:外顯單位效益成本(Buyer Cost/Buyer Utility)

C2:資訊搜尋成本(Information searching Cost) 

C3道德危機成本(Moral Hazard)

C4:專屬資產成本(Asset Specificity)

以上即為4C 
 

有人會問是否用更嚴謹的理論,利用迴歸方程式計算出一迴歸係數,將四個成本的參數帶入公式即可以得到可否交換順利的答案,理想上是有可能,但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外部可能的影響因素相當多,我們只能說影響交換效率是這四個主要因素,而這四個主要因素的重要性與相互的關係仍然會受其他干擾因素所影響。這些其他干擾外部影響因素可能包含消費者本身、產品種類、外部競爭、經濟、社會環境。例如,如果消費者本身是一位較怕被廠商騙的人,任何商品採購,對他而言,道德危機成本的重要性就會比較高。相反的,如果消費者較願意創新,較不怕被騙,那麼外顯單位消費成本可能就會變成較重要。又如果買賣交換的商品是消費品(FMCG)如洗髮精等,消費者通常較不願意花時間去主動搜尋品牌產品資訊,因此公司是否可以執行有效的廣告或整合行銷讓消費者清楚得記得該品牌的賣點(資訊搜尋成本),則是此四個成本中最重要的,相對而言,道德危機成本和專屬資產成本在消費品的行銷上就較不重要。

不同的外部環境也會影響四個成本的相對重要性,在一個消費者保護制度較完善的國家,消費者在採購商品服務時,所感受到的保護較高,因此道德危機成本就會比較低,因為若商品出問題,還有國家完善的法律可以保護消費者,由此可知環境不同其四個成本的重要性也會不同。

所以雖然理論上可以在某一個時點去計算一個詳細的公式,但是在社會科學裡面因為有太多的干擾這些關係的因素,因此無法輕易達成這個任務。不過雖然架構不像理論能清楚知道因素間是如何影響結果,但架構卻能夠幫管理者點出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再透過實務經驗,慢慢的就能累積該領域的實務知識。只要有好的架構觀念,加上一定時間的工作經驗,實務上的分析能力則會變得很強。因此在學習上,必須要隨時思考如何應用這個架構到實務個案,慢慢的分析能就會逐步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