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宏達電hTC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近來有關宏達電品牌問題的報章雜誌評論已經相當多,原實在不需要在此多說幾句,不過,也因為太多的市場評論,讓品牌經營的真正問題沒被清楚釐清,反而更混淆了,這對台灣品牌未來發展並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希望在此利用4C架構,從整體性的觀點提出我的看法。

在還沒有說明宏達電hTC品牌問題之前,我想大家應該要先瞭解,台灣公司要創造世界級品牌本身就是相當困難的,如同我在「滾動吧!品牌TW」書中所敘述的,台灣廠商在建立全球品牌上,先天上就有一些限制。首先,台灣企業並沒有一個規模足夠的國內市場,有人認為全球化的社會,國內市場的觀念已經很模糊,全球企業本來就應以全球市場為考量重點,國內市場是一種過時的觀念。但是,如果我們觀察一些國際上比較成功的全球性品牌,幾乎皆有很好的國內市場可以提供練兵與維持基本生存規模。韓國的國內市場至少也是台灣的兩倍,再加上政府的保護支持,國內市場規模絕對比台灣廠商多上好幾倍






第二、台灣製造的來源國形象雖然在過去幾年來在政府與業界的努力之下有逐步提升的現象,但距離歐、美、日、韓等國家的來源國形象還是有一些差距。如果台灣品牌要稱為全球性品牌,這些品牌必須能在這些先進國家有所立足,但是過去台灣品牌成功立足這些國家的例子並不多,hTC算是台灣品牌的先鋒者,必須承受這個來源國形象壓力。在台灣,其實已經有許多廠商的產品有國際級的水準,但是由於台灣製造的國際形象還是無法跟西方國家相比,所以消費者即使試用的感覺相當不錯,但還是可能會有國家形象的問題作祟而產生了一些懷疑,認為台灣不太可能做出與歐美國家相媲美的產品,這些懷疑讓許多台灣廠商在做國際行銷時,遇到非常大的困難。韓國Samsung藉由本身在面版與半導體技術的優勢,利用強而有力的C1才好不容易克服韓國電子產品的國際形象,Hyundai汽車也是經過多年的努力,利用先進車體設計(C1)與完整的保固制度(C3),近幾年才逐漸擺脫劣質來源國形象,台灣廠商要走的路還遠

最後,相對於大部分的歐美廠商,大部分台灣廠商的財務與通路資源是相當有限的,大部分的台灣廠商並沒有辦法一開始就投入太多的行銷推廣預算,歐美教科書裡利用大量廣告推廣品牌與利用既有通路的優勢,強勢建立品牌的方法並不是大部分台灣廠商有能力負擔得起的。韓國SamsungHyundai在美國已經經營好幾十年,在政府全力支助之下,一步一步的建力品牌形象。國人希望hTC可以再短短的幾年就能建立世界級的品牌,其實是太小看品牌建立工程浩大的議題。

許多人誤解品牌的建立就是大量的廣告、促銷、推廣活動等品牌曝光性活動,事實上,雖然這些行銷活動是建立品牌的重要工具,但是要建立一個好的品牌有許多階段性工作需要完成在品牌的建立過程中,假如品牌的產品在目標市場中沒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為基礎,那麼要順利建立品牌與顧客的深層關係會變得相當困難。同樣的,如果只有創造大量的品牌知曉,但沒有辦法長期且一致的建立一個讓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有信心的品牌,那麼品牌的市場地位是相當岌岌可危的。最後就算已經建立品牌信心,如果無法利用適當的產品發展策略來建立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層的使用與心理關係,品牌的市場地位也是不能穩固的。

所以我認為宏達電太急了,因為急,所以有些產品基本功可能會被忽略了,雖然hTC的產品創新度還是具有相當強的市場競爭力(C1),但是從先前市場傳言的機海策略品質難控制的問題到最近主推one系列產品的S3 vs. S4 CPU事件與螢幕品質疑慮問題(C3),雖然這也有可能是網友的誇大渲染,但這些市場消息皆會一點一滴的影響hTC品牌形象。品牌的建立是長期而動態的,這可以用品牌建立之輪來說明(下圖)。一個品牌很重要的根基,在於是否擁有一個對目標市場的顧客來講很好的產品成本效益,並以此為基礎,透過行銷的活動創造品牌的知曉、信任、與品牌專屬資產。但是品牌的建立並不能夠只有循環一次就停止,成功的品牌必須不斷地推出新的或改良的產品,使產品的成本效益可以與時俱進。若是一個品牌能夠不斷地產品成本效益上領先市場,接下來不論是知曉度、信任或者專屬資產都會比較好建立,一個良性的品牌建立之輪是會不斷地滾動的,透過滾動讓品牌資產不斷地往上提升。建立品牌的過程是一種長期、動態的過程,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因為幾次的成功就安穩地站在市場上,必須在完成每一個循環之後,再重新加注新的品牌產品進來,讓公司品牌建立之輪可以不斷地滾動,順利達成品牌的建立。在滾動的過程中,有時候短暫地在成本效益上輸給了對手,但是因為公司已經建立品牌,品牌的定位知曉、信任以及專屬資產可以讓公司在短期之內留住顧客,只要不是長期輸給競爭對手,後面這三階段建立起的優勢會讓品牌經營安然度過危機。假若沒有後面三階段品牌建立基礎,只去拚產品成本效益,公司的業績會跟雲霄飛車一樣,只要做不出好的產品成本效益,業績就馬上迅速下降,這是目前許多台灣代工廠商的宿命。因此,如果想要讓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更加穩固、長期成長的話,強而有力的品牌建立是廠商需要認真思考的一條路。

 

 

     達電早期在歐洲市場與主要電訊營運商合作,借力使力順利成功的推出前幾代的Smartphone產品,這些產品品質效益不只消費者滿意,同時合作的電訊營運商也獲得不少通訊使用與服務量增加的好處,因此合作愉快,順利的滾出第一個品牌之輪,皆下來與GOOGLE合作的Android手機 (hTC Dream 與Desire)也順利滾動第二、三輪。這些成功之輪皆是由優異的產品成本效益(C1)開始,慢慢的建立品牌知名度(C2)與消費者信心(C3),最後產生一些品牌與產品專屬資產(C4)。這皆是要長期投資的觀念,不能採用短期的觀點來評估品牌對公司的價值。最後要建議的是,高階主管也應該避免股票或政治相關訊息的發表,這些發表對一家要長期專注品牌建立的公司而言,皆是無益的,尤其是對C2C3有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