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Windows 8與Ultrabook的前景(續)


上一篇有關Windows 8Ultrabook前景的文章得到許多的迴響,針對我在該文章的一些看法,我想再撰寫一篇文章進一步說明我的推論理由。我尤其是想利用此篇文章將微軟、蘋果、與Google的市場競爭歷史與背景加以更詳細的描述,希望讓大家更瞭解我在上一篇文章的推論原因。



蘋果公司在1976年與1977年分別發表販售了Apple IApple II兩款創新的個人電腦,人類歷史從此開啟個人電腦這個產業的新頁,1984年蘋果公司發表的Macintosh個人電腦更是將PC產業的標準推向另一個更高的境界,該產品與當時PC市場同類產品相比,可說是功能最強且最易使用的PC,尤其是Macintosh在影像處理與文字印刷功能方面,在當時是其他廠牌PC產品所不及的,不過因為Macintosh價格相當昂貴,同時配合開發出來的應用軟體不多,因此,可以說是一個叫好不叫座的產品。

在蘋果發表一系列PC產品之後,IBM也開始注意到此市場的重要性,因此在1981年也發表了第一台IBM PC,不過畢竟當時IBM的策略重心是在B to B 大型電腦系統,對於B to C這種相對低毛利的PC產品,並不是很重視,高層也不認為PC產業會有什麼大的前景,因此才會說出「不是每個人皆須擁有一台PC」這句話。因此,就算當時IBMCPU與作業系統技術皆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它還是倚重Intel Microsoft這兩家公司來提供PC相關軟硬體服務,也因為不重視PC市場,IBM從初期反對IBM Compatible PC的發展到後期卻以收取這些公司專利授權金為主要利潤來源,當時IBM Compatible PC市場中表現最優異的公司就是Compaq,台灣也有多家電腦公司在此時加入Compatible PC行列,宏碁(Multitech後改名為Acer) 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IBM Compatible PC市場的蓬勃發展,相關應用軟體數量大大的超越蘋果電腦的應用軟體(C1C4的優勢),再加上Intel Microsoft這兩家公司在技術上的精進,IBM Compatible PC的軟硬體產品功能逐漸超越蘋果的個人電腦(C1超越),最後讓Steve Jobs黯然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Steve Jobs並沒有因此罷休,在經過創辦NeXT公司與好萊塢皮克斯動畫後,於1997年再度回到蘋果公司擔任CEO

面對Microsoft在作業系統獨佔的事實(90%以上),如果蘋果想要硬碰硬搶回PC市場確實是困難的,因為絕大多數的PC顧客是被Hold up在微軟的作業系統中,C4專屬資產陷入成本實在是太高了,Steve Jobs因此決定先從獨立系統開始反攻,2001年發表iPod這個創新產品,一般消費者會認為iPod像是一台隨身聽,購買時不需考慮與他的個人電腦相容的問題,殊不知使用iPod的過程也漸漸的對iTune軟體熟悉,同時從Apple Retail Store購買音樂軟體只能在Apple系統下使用,事實上就是一個成功的初步C4 Hold up策略。除此之外,iPod利用創新的設計(C1優勢)、媒體的免費報導(C2降低)、與獨特值得炫耀的功能(C1 C4),讓它成為市場上相當成功的新產品。接著,Apple2007年推出iPhone,同樣的一般消費者會認為iPhone就是一台手機,購買時也不需考慮它與個人電腦相容的問題,不過事實上,當消費者開始使用iPhone後,就會漸漸熟悉Apple iOS作業系統,再加上從Apple App Store購買的軟體只能在iOS作業系統下使用,無形中也產生C4專屬資產陷入(軟硬體專屬資產)。2010Apple順勢推出iPad,這個時候iPad的顧客中除了有一群認為iPad是一台獨立的行動娛樂裝置,不需考慮與個人電腦相容問題的消費者外,還加上一群對iOS作業系統相當熟悉的iPhone使用者,更重要的,如果這些消費者想要讓過去在Apple App Store所購買的音樂與軟體與新硬體相容,iPad絕對是首選。台灣許多電腦公司只從硬體的角度看平板電腦市場發展,以為只要做出相同功能的平版電腦也可以大賣,甚至有許多公司簡單的認為iPadiPhone的成功主要是因為觸控的功能與外型設計,這其實皆不是完全正確的想法!

根據以上PC歷史的說明,大家應該可以知道我為何對於微軟要搶回平板電腦與手機市場的作法是悲觀的,相對而言,這兩個市場的另一個主要競爭者是GoogleAndroid系統,Android系統就像是80年代的IBM Compatible PC一樣,開放與百家爭鳴的特性,讓Android系統儼然成為另外一個陣營的救世主,無論是Samsung也好,或者是HTC也好,主要銷售的產品皆是以Android系統,不過很多人會問,80年代的IBM Compatible PC開放系統打敗Apple封閉系統的歷史會不會重演?其實Apple也不是省油的燈,20年前的失敗,讓Apple清楚知道,相關 App 軟體的重要性(C1C4),因此,到目前為止Apple App Store還是比AndroidMarket擁有比較多的App 600,000 apps vs. 500,000 apps),因此,兩邊陣營還有許多廝殺的日子要過,相對而言,微軟想利用Win 8作業系統來搶攻平板電腦與手機市場的時機似乎有一點晚,Windows Store明顯的APP軟體相當少(100,000 apps),再加上從Win 8作業系統的BETA版來看,使用複雜度確實比iPad要高出許多,可見微軟還是無法擺脫大作業系統的中心思想,因此在C1不一定贏,且C4輸兩大陣營一大截之下,唯一能靠的是微軟在原有Window作業系統的專屬資產,希望以商務文書為主的人士會青睞整合娛樂與商務的PC與平板電腦,但是在加入Window作業系統的特有系統後,又會讓整個作業系統變得相當的大,對平板電腦這種需要輕巧、省電、易用特性的產品而言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最後可能就變成兩邊皆無法討好的作業系統。

不過對微軟而言,不是所有的消息皆是壞消息,從上星期(611日)Apple上市的新世代的 Macbook Pro來看,對理性的以商務文書為主的使用者而言,Ultrabook 的性價比(C1)確實還是比較好,微軟在以文書與商務為主的市場中,短期間之內,Apple NB的威脅並不需擔心太多。至於平板電腦與手機市場,我認為微軟必須要擺脫原有作業系統的束縛,發展一個真正符合消費者對行動娛樂的需求(C1),全力支持或自行開發具獨特性的AppC1C4),在成功的贏得這一群消費者的心之後,再利用微軟在原有Window作業系統的專屬資產來Hold up顧客,如果連C1皆贏不了對手,一味想利用原有在Window作業系統的專屬資產(C4)來綁住客戶,會讓消費者更加不願意支持這個新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