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台灣電子資訊產業過去的勝利方程式


近代科技的發展中,有非常多因素造就了科技發展的迅速突破,近幾年相當多的學者喜歡使用熊彼得的破壞性創新理論來解釋,以如何透過新的創新來瓦解舊有的科技,造就新一代的技術進步,來解釋現代科技產業的創新行為。雖然熊彼得的破壞式競爭確實是一個解釋近代科技發展非常重要的觀點,不過,在解釋整個科技發展過程上,另一個大家或許知道,但沒有特別去注意的理論,就是所謂的分工理論。


事實上亞當史密斯在1776年時提出的<國富論>裡面就曾提到分工對整個產業進步的影響,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特別舉了其家鄉一家製造針的工廠,來說明分工對於生產效率的影響,他提出一個製針的工廠若聘一位沒有經驗的製針師傅到工廠,讓他學習製針的每一個階段,從針的磨製、剪裁直到完成,每個工人一天或許連一根針做不出來都還是個問題。但是他發現在當時的英國就有很多工廠懂得把這些製針的工段分成不同製造的程序,以他家鄉工廠的例子共分為十八段,每一位工人只需要熟悉自己所屬階段的程序,一般來講,就算沒經驗的工人進來工廠,也可以馬上被訓練得很熟悉該工作所要求的程序。所以,把一個製針的過程拆成十八段,而十八段分別由不同人來負責,不同人又能專精於該階段的工作程序,當這些員工都熟悉後,他發現平均來講每雇用十個員工,每天就可以產生四萬八千枚針的生產力。

這也代表著,分工能讓失誤率大幅下降,同時分工也能使生產效率不斷提升,這個觀點事實上在工業生產裡也被應用,比如說,要製造一個鞋子,而一個鞋匠要從鞋底、鞋面、裁縫和縫製,整個工程可能需花上好幾天才能做出一雙鞋子,而且師傅還需要經過多年學徒的經驗,才能把每個工段都學會,然後製造出一雙皮鞋出來,但是若把這些皮鞋的工段分為十個或二十個分工階段,每個工人只要熟悉該階段的工作,比如說,有人負責剪裁、有人負責縫製、有人則負責最後黏膠等等,這樣往往能讓整個工作效率和生產量提高,公司也就不用去聘任訓練非常久的師傅,就能製造出鞋子。

事實上,分工這個觀點也是現代科技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動力來源,早期IBM要製作一台電腦,電腦裡面的CPU、主機板、記憶體、硬碟,IBM幾乎從頭到尾都需要自己生產,在生產量是有限的情況下,IBM的每台電腦平均生產成本就會非常的高,因為整個製造並沒有規模經濟,這樣的生產觀念也造成IBM個人電腦在90年代無法與其它個人電腦品牌競爭,最後只好將整個個人電腦事業部賣給聯想來隬補虧損。在90年代整個個人電腦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時,我們看到產業間的分工的行為不斷在進行中,早期一家半導體的公司可能必須要擁有半導體設計、製造、銷售及整體一貫的工作都需具備,但一家公司若同時得要瞭解市場趨勢、市場需求,同時還要有設計部門,製造部門,最後還要有銷售部門把產品銷售出去,這樣的公司組織其實是非常複雜的。這時候就有些腦筋動地快的公司,利用分工合作的原則,知道有非常多的半導體IC設計公司其實是沒辦法自己擁有半導體的工廠,他們需要透過專業分工把這些外包給其他公司幫他製造,這就產生了台積電公司所謂Fabless的生產模式,專業的IC設計公司專注於如何發展下一代的產品,而製造相關的事情就外包給台積電、聯電這類的公司幫他做生產,因此他的公司就可以專精在自己的專業上,就和亞當史密斯在分工理論裡提到製針工廠是同樣的情形。

這種分工的情形也並不會只停留在這裡,事實上這些IC 設計公司早期可能會想要利用自己的IC優勢來製造相關市場應用產品(消費品或是工業品),但是漸漸地這些IC的設計公司也會逐漸發現,最後這些商品的製造行銷並不需要一定要自己來做,只要透過分工,將這些IC銷售給對市場靈敏度較高的創業者或企業家來做即可,不一定要自己做。比如說,聯發科早期研發製作DVDIC,再販售給一些家電廠商或電腦廠商,由他們去製作DVD播放機相關的產品,所以最後產品的製作、最後產品行銷都不是聯發科來負責,是由這些家電廠或電腦公司來負責。同樣地,聯發科後來製作手機的晶片,成為大陸白牌手機最主要的供應者,而有關所有白牌手機後續製造、行銷、銷售也都是分工給這些公司處理。最近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中,聯發科做雙核、四核甚至八核的晶片也都是同樣的道裡,這個分工行為在整個PCNB產業裡,一直不斷在發展當中。

很多個人電腦的品牌廠商發現根本不需要自己擁有PC的製造工廠,所以把這些設計生產工作外包給台灣的廠商,因此就造就了華碩,MSI、技嘉及鴻海等等台灣公司的可以來幫忙這些個人電腦品牌廠商設計製造個人電腦相關的產品,這些代工廠商在接到這些國際大單子後也不會設計製造電腦裡的每一樣零組件,而是再把這些零組件外包出給其它供應商。所以一台個人電腦裡,幾乎所有的零組件都是外包,包括磁碟機、記憶體、CPU、外殼、電池、鍵盤、螢幕,基本上每一樣均是分工。與亞當史密斯的分工例子相似,因為這個分工過程當,每一個設計生產單位都專精於自身的特有技術上,他們往往可以讓整個生產效率更加提高,也造就了電腦產業在過去二、三十年來蓬勃發展,甚至到目前手機市場也是採同樣模式,透過不斷地分工,不斷讓整個產業蓬勃發展。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的科技產業能夠有如此好的成績,就因為整個產業裡分工系統建立的完整,而這個分工的系統不是計畫性經濟所造成,而是一種產業的自發性,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所產生出來產業衝擊的現象。每一家公司專精於自己的領域,不斷地分工、不斷地讓效率提高,這是二、三十年來台灣對整個PC產業最大的貢獻,也讓PC的產品能一代比一代效能更高、價格更便宜。

 

當產業技術變化還有不斷改進空間時,這樣子分工擴展的模式基本上是一個保持彈性並增加產業產值效率不錯的方法,但是當整個產業已經到了成熟期、技術變化非常有限時,甚至產業已經成長到了成熟期,需求的成長率開始下降,這樣產業分工現況會開始出問題,因為每一個供應鏈的公司不再享有這樣的成長,產業中開始就會產生了超額的零組件廠商加入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每家廠商為了生存,大家就會進行削價的競爭。假設一家公司的規模經濟是輸給其他公司,那他要在這樣的市場裡生存便是非常的困難,因為在這種供過於求的市場裡,買方會以價格來決定採購行為,比如說,一個NB廠商要去採購一個電池芯,如果A公司規模輸給B公司,那麼A公司要去採購一個電池芯來製作電池,其採購力量就會輸給B公司,因為B公司可依他的規模大小去增加採購力量且降低採購成本,可利用規模經濟的效果分擔掉一些營業成本,成本降低多少能在市場上獲得一些喘息的機會。而當規模輸給主要的公司時,在規模經濟成本壓力下,這些公司的毛利也就會越來越低,甚至無利可圖。這就是我們看到整體台灣PC供應鏈公司目前所面臨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