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當今台灣科技產業所面臨的困境


台灣的經濟環境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各行各業幾乎都面臨著來自全球龐大的競爭壓力,如何同時追求創新並加強成本控制是現代企業每天要面臨的課題,過去成功的方程式,現在似乎是愈來愈不靈光了。現代的產品市場裡,任何一個新的創新,競爭對手幾乎都能很快地模仿,使成功產品的生命週期愈變愈短。當一家公司在多次測試與失敗下,好不容易發展出可以在市場生存下來的新產品,很快的其它競爭對手就會以功能相似且更低價的產品加入市場競爭,市場先進者一不小心,可能連產品功能的優勢都會被來自各方的競爭對手給超越了。因此現今的廠商往往是在還沒有回收研發與設備成本之下,就需面臨到生產成本甚至規格更新的壓力,如果本身在成本控制上無法處理得當,產品功能無法持續創新,這些公司的市場地位馬上就會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而這樣的現象過去止侷限於一些新興產業,現在卻是漫佈在台灣的各行各業之中。


 

在過去二十幾年以來,台灣經濟的主要動能來自於資訊科技產業。台灣資訊科技產業的興衰,似乎是解釋台灣目前面臨經濟困境的最佳寫照。在1980年代,因為IBM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PC)產業的崛起,揭開了台灣資訊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短短的幾十年間讓台灣成為全球資訊科技產業中舉足輕重的生產與研發基地。從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到平版電腦,台灣公司幾乎皆能佔有一席之地,不論是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量化台灣企業都可以稱得上世界數一數二的國家。在此同時,也因為資訊終端產品生產的蓬勃發展,帶動整體資訊科技產業鏈更深更廣的形成,台灣無論在上游半導體設計製造、中游電子科技零組件、到下游產品組裝生產配送,在世界上皆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在台灣發展資訊科技產業之前,我們也沒有聽過台積電、聯發科、宏碁、華碩、友訊、宏達電、聯強等公司,甚至更不可能聽過大立光、宸鴻 (TPK等科技上游公司,這二十多年來,這股資訊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造就了台灣整個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而此產業也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使科技產業的上、中、下游都能夠走在世界潮流的前端,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新的產品與技術。

然而,這樣的趨勢,到了最近幾年,似乎面臨了非常大的挑戰。首先在製造上,從十幾年前開始,台灣大部分公司將製造的功能逐漸移轉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國家,台灣只負責接單、研發、與設計工作,這樣的國際合作方式確實讓資訊產品的生產彈性與效率可以不斷的往前進步,市場消費者也才可以在不斷的採購成本降低下,年年有更新更快更好的資訊相關產品可以購得。但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國際間其它國家的競爭對手也似乎越來越了解這樣的經營模式,再加上大陸也有相當多國內公司(如聯想、小米機)不斷在崛起,使台灣原有生產的成本優勢逐年下降。在成本優勢無法提升下,公司理應追求技術的創新,但技術創新所面臨的風險比成本下降的風險還高出非常多。因此在這一波資訊產業供應鏈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公司因為技術創新或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沒掌握好,而消失在產業中。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發展出未來一代需求的產品,幸運地存活下來,甚至得到很高的超額利潤,例如聯發科(IC設計)、大立光(鏡頭)、宸鴻 (觸控面板廠商)等就是其中幾個例子。

在台灣產業面對越來越多競爭壓力的情況下,許多產業界的人士及政府單位,一直希望台灣的企業能夠學習往施振榮先生所提出之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微笑曲線的一端是屬於研發創新,另外一端則是屬於行銷推廣。其實過去台灣在研發創新上是有不錯的成績,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台積電的半導體研發生產、聯發科IC設計、大立光的鏡頭技術等公司,都可稱得上是世界級的公司。但大家也都普遍認為台灣在微笑曲線的另外一端(行銷面)確實是比較弱的,儘管宏達電曾經是世界百大品牌之內的公司,但好景不常無法在品牌的競爭中持續,這是相當可惜的。而其他如宏碁、華碩、友訊等公司,或許也是值得推崇的企業,但是若以世界級品牌的標準來看,似乎也都還有一段距離。若我們不看這些所謂B to C的品牌,而試著從B to B的品牌來看,台灣發展成功的B to B品牌事實上也是相當得少。所以究竟台灣企業為什麼無法在微笑曲線的另外一端(行銷領域上)能夠佔有一席之地,就成為很重要的議題。因為這影響到台灣能不能延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如果要從微笑曲線的另一端發展,台灣許多的企業應該要具備堅強的行銷知識和能力,有許多產官學重量級人士亦不斷強調這件事對台灣的重要性。不過在過去這一、二十年來,真正能在國際市場上品牌行銷領域能夠建立一席之地的台灣企業,確實是有限的,就算台灣在研發生產能力接受肯定的資訊科技產業中,也是如此。所以說,如何讓台灣科技產業能夠清楚地了解行銷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行銷如何幫助公司發展到下一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4C架構的觀念剛好可以來幫忙分析台灣企業如何突破當前困境,本架構所要強調的重點,並不是要完全從傳統行銷教學的角度來說明什麼叫行銷,而是如何連結台灣許多公司的發展過程,來順利幫助公司在既有的生產技術基礎上,往下走到微笑曲線的另外一端(行銷面)。以4C架構觀點來看,公司也不應認為一定要放棄微笑曲線的任何一端。事實上,一個具有研發及生產能力的公司如何順利發展出行銷階段的能力,這些行銷能力與研發生產能力如何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達成全面性的品牌建立,而不是將品牌行銷當成一家公司獨立的功能或部門來思考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件事情如此重要? 其實是因為許多行銷教科書所提到的論點多是源自於傳統歐美的行銷教育,大多以大企業行銷如何消費品為主,但消費品的行銷方式與很多新創公司(不一定是高科技公司)是有所不同的。許多新創公司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很難完全遵照教科書所提的方法,比方說,教科書所提的廣告、人員促銷、通路等4P行為,其實很多時候成本是相當地高的,並不是說這些4P策略對公司品牌行銷是沒幫助的,只是說對於一個新創公司或資源有限剛要從生產研發轉到行銷面的這一類公司,它的很多資源是放在生產上面,一下子要把這些資源全部放到行銷、投注到4P的策略裡,確實是會有困難。一個新創的科技公司,因為是新創,所以它的資源是非常有限,在擁有很多很好的技術,但還缺乏行銷的能力時,它的行銷的作為必須要更加謹慎,必須要漸進式地導入,這是4C架構分析與傳統的行銷教育最大的差異。4C架構的精神是希望在既有的限制之下,按部就班地把行銷的能力灌輸到這些公司上,讓此些公司在既有的基礎上能夠更順利得一步一步汲取能力。

4C架構重點是連結,而不是分離,是希望行銷能力的建立能連結公司既有的生產技術與其他相關能力,而不是把行銷從歐美的角度、一個獨立的角度來看這個功能,而事實上行銷的功能本來就是在幫助公司解決交換的問題,公司要把一個產品銷售給他的客戶,行銷的工作是讓這個銷售的過程更加有效率地完成。但有效率地完成必須注意到兩件事情,首先,當要有效率完成,產品本身要有其特色。這也牽扯到公司的技術和生產能力,假設公司的產品特殊點和技術創新各方面是有限的,那行銷的能力對於這家公司雖然是有些許幫助,但是幫助是有限的,因為要交換和銷售的產品本身是不夠特殊的。所以很重要的第一個條件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生產能力是能夠和行銷能力剛好配合起來的,如此就可以使公司產品能夠發揚光大。假設缺了任何一點能力,公司要在市場上成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非常多,尤其是當公司的產品技術和生產能力並不強,就算行銷能力相當好,能把產品銷售給顧客,但顧客使用過後,才進而了解這家公司的產品技術能力不足,這對這家公司重複購買的意願影響會是非常大的,最後產品仍無法成功。所以,整個生產技術能力和行銷能力的學習是連結的,必須要做一個重要的整合,才能讓公司真正達到行銷的目的。